(搬运自知乎)

知乎上最近火了两个清华有关的帖子,一个同学感到完全跟不上进度,长期吊车尾痛苦不堪,在知乎上求助

Alt text

另外一个是大一新生,看不懂线性代数的新教材,在知乎上想要抒发自己的幽怨

无独有偶,早在清华电子系,就流传着这样的表情包,叫做吾日四省吾身

清华是一袭华丽的袍,上面爬满了一事无成的芸芸众生。太多人身处其中,已经无法分辨究竟这是因为自己的问题(真的菜),还是外部环境的缘故。可是从小到大,我们都被教育遵循“反求诸己”的人生信条,永远要从自己的身上找原因,所以种种自闭应运而生。只能反复怪自己“太菜了”、“我不配”云云。

但我坚信,有相当多的部分需要大家挺起胸膛,大胆地推卸责任:这不是我们的锅,这是环境的问题。

关键词一:大跃进

(壮士,能复饮乎?)

“鼓足干劲,力争上游,多快好省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。”

在每个学期开始之前,看着课程大纲,每一位清华学子都感到由衷的充实和向往,甚至还有一丝不真实的错觉——我们可以(we can)学会这所有的东西,我们终将(we will)学好所有的东西。

但是在头两周的补退选结束、课程露出真面目之后,他们很快就能认识到现实——一切和之前的学期并没有什么两样,生活又不出所料的进入了排山倒海的ddl、作业、报告、pre的应付之中。

疲惫不堪,在学期伊始之际,所有想要好好看看课程参考文献、读自己喜欢的书、把教材每一个章节啃透的想法,全部在应接不暇的任务里化为奢侈的泡影。

我们不禁要问:为什么?理所应当的吗?

究其根本,其实是大的培养体系和具体每一门课程上都存在一个共有的问题,那就是毫无节制的大跃进式安排。

大跃进的思想核心无非是这样的:“人有多大胆,地有多大产”。忽视客观规律,以主观的“越多越好”、“跑步赶超”、“反正又死不了”的希冀,去强行压迫学生执行。

以计算机电子等传统信息工科为例,必修课的学分是国外MIT等大学的两倍之多,众多纷繁复杂的方向全部要学。学校近些年也着力推行学分压缩改革,但是成效并不显著。最典型的特点,就是“减量不减价”,四学分五学分的课压成了两学分,但是内容、作业和考试一点没有减,每天依然是忙死忙活。

这种学分压缩……意义在何处呢?学做压缩饼干呢?

类似的事情更发生在每一个课程具体的内容安排上。以某课程为例,短短十四周的时间,我们居然以飞也似的速度学完了斯坦福CS231n的计算机视觉、CS188的智能系统和另一个自动驾驶的课程内容,并完成了三个大作业(每一个大作业都是在原本的研究生课程里需要一个学期去完成的,我们的时限是两个星期)。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其他各个院系的专业课当中,高度浓缩,章章都是硬骨头。

这件事情有很深层的原因,其一是清华从建国之后、学科调整以来,一直是作为“工程师的摇篮”存在的。基本没有研究生,五年本科后直接开赴前线,修大坝、搭电网、造核弹。在此基础上,“听话能干,上阵出活”就自然成为了清华立身的根本。所以,必须学的多、学的够扎实,才能立刻在真实的场景里奔赴第一线开始工作。

某种程度上,同学们什么都不明白、很多工具也没学过,就要硬着头皮开始写大作业,就是当时清华大量人才赶鸭子上架从事建设的这种情景的缩略版。

那么,在意识和观念上,任何一门课都将砍不下来。因为上面会觉得“连组成原理/操作系统/编译原理/信号原理/网络原理/电子电路/软件工程/大学物理/图形学/可视化编程/汇编/……都没学过,还算一个合格的学计算机的学生吗?”即使被要求缩减了学分,这种观念也会使得课程传授内容的深度、广度和难度不会有丝毫的下降。

更致命的是课改,还有近些年来的增负。由于压力过大,学生不可避免的会向学长学姐求助,这其中以考试往年题、实验报告、大作业框架为典型。这原本是一片灰色地带,是同学们或多或少都利用着去减少负担的一个途经,其背后问题的根源仍在于上述的大跃进安排上。

可是,最近的讨论和风声完全把责任归咎在了学生身上,觉得有违诚信和底线,要继续加压、课改。东西越来越难,框架年年调换,考试捉摸不定。甚至还有被上一届学长学姐坑了,一定要提倡课改让下一届更难过这种“冤冤相报何时了”的“叠加卷积”行为。在这种情况下,空谈学风不考虑学生死活,是一件极不负责任的行为。在会上提到的“逼急了就跳楼了”,也绝不是一句玩笑话。

要知道,学风问题想要解决的是让同学们好好的学扎实,但是现在的学风要求大家不去应付这些莫名其妙的石头课,恰恰让同学们没有时间去扎实学习真正有价值的东西。如此以往,南辕北辙。

关键词二:马后炮

(能听懂的,都是本来就会的)

行吧,多上点就多上点吧,大不了不睡觉就是了。

可是还有问题,好多课上课是马后炮,何为马后炮呢?

如果你原本懂课上的内容,

讲的都会,

你是不用听的。

如果你不懂上课的内容,

多半听不明白,

也是不用听的。

在内容已经十分繁杂而艰难的前提下,本着让同学“自强不息”的精神,许多老师并没有承担起与课程难度对应的上课义务,相反,以走马观花的读稿、抄讲义、背证明等方式,强行把“课程挑战性”诠释为“上课听不懂”。

这背后的情况又可以细分,第一种是读ppt或者课本的。他们的ppt可能抄自国外其他各个大学的上课材料,不仅没换例子,甚至许多时候连模板都不改,一讲就是十几年,人称“考古课程”。关键在于,国外的老师讲这个ppt时,是充满了随时的注解、解释、答疑和展开的,但是在清华的课堂上就会变成这样的画风:

那么我们看一下这个,**

那就是把这个移过来,

再加个一项,

然后注意到有**

然后就证明完了

哦不好意思没有证明完还有一页

……

那个我是不是讲的有点太快了?

这种对着每一行用“这样那样”或者读一遍的方式,犹如春风拂面,丝丝缕缕、轻柔丝滑、润物细无声,惹得同学睡意阵阵,两个小时的课上完,达到了张三丰对张无忌说“当你觉得你什么都忘了,就可以上了”的最高境界。

请问,如果上课耽误学习,不如自己看书来的有效率,那么强制要求考勤的学风图个啥,一块取个暖吗?

在此之外,还有另一类清华课程最为致命的问题,这也是下面那副漫画里所体现的

Alt text

什么意思呢?因为很多老师,都是某个领域的专家,因此他们的思维和知识体系已经在某一个领域里浸淫多年。因此其实讲的所有东西,老师自己都是很熟悉的(毕竟年年讲嘛)。

所以,当他们在教授课程时,有太多的东西都理所应当了。他们觉得一切都是显然的,所以在一开始就会引用大量的名词、专业知识、相关工具和方法技巧,不加任何知识遮盖的开始全部托出,进行“漫灌式填鸭”。或者有一些老师,他们会以一个“既成者”的角度回顾一个学科,然后从他们觉得核心和基础的东西开始讲起,比如行列式大公式,比如面向对象的哲学和最一般的各种设计模式,然后遵循着“最一般到个例”和“最根本的逻辑到具体实践”的顺序来开展教学。

可是学生们呢?除去一小部分的大佬(我们后面会提到这部分人),大部分人面对大部分专业课程,此前都是彻底的小白,他们面对老师这种毫无铺垫毫无解释,完全不符合由易到难、从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的上课模式,脑子里只有四个字:不讲人话

排山倒海的新概念和方法如海啸一般扑面袭来。他们完全不知道老师说的每一句话是为了什么,也不知道为什么要突然讨论工厂模式,不知道为什么好端端的要关注矩阵的秩,为什么要莫名其妙的在多元积分里关注零测集,他们有的只有这种感觉

Alt text

让情况变得更糟糕的是大佬,他们因为以前学过或者自己比较强的缘故,确实听懂了老师在说什么,平时的大作业也做的顺风顺水。他们在课堂上积极回应老师,在群里积极水群,在票圈随时公布自己的进度,给了老师和助教一种错误的假象:

我讲的还不错,大家都听懂了。

感觉还是不够难啊,这么多人都会。

吊车尾的沉默的大多数,只能无言的哭晕在厕所。他们只能感觉到自己活该这么菜,活该被抛弃。

而这也引出了第三个话题——内卷。

关键词三:养蛊大学

(卷得好,卷得再厉害些!)

这个说法不是我独创的,但是听过很多人讲,深以为然。

养蛊说的是这样的一个过程,捉来许多的毒虫,将他们放在一个密闭的陶罐里,虫子们没有食物于是只能相互残杀,最终活着的,就是最厉害的毒虫,人称“蛊王”,磨成粉晒成干,就是蛊毒的粉了,可以治病做调味料。

首先声明,我认为将清华大学的培养说成是养蛊,背后带有一些不合实际的戾气的成分,而且高度内卷的状态能够存在和维持,每个同学自己身上也有原因,虽然这个原因不是过错。

在这里我想提一句特奖的事情。

把清华说成是养蛊之地的人心里,特奖大抵算是“蛊王”,而挂科、退学、被fly bitch折磨到心理抑郁,这些沉默的大多数,自然就是被牺牲的可怜毒虫,因为不够“狠毒”而被牺牲和淘汰。这也是为什么,之前有一篇“沉默特奖”的推送可以火起来的原因。

这背后是两个因素导致的,第一个,是清华的价值宣传,同神州大地上许多事情一样,调子一直起的太高太高了。感动中国里全都是毁家纾难、甚至好几个只能派家人眼泪鼻涕一把的上台领奖,大家的感觉只能是“好人难做”。今年的特奖因为一些众所周知的原因,审核严格了很多,力保不出乱子。殊不知,力保不出乱的结果,就是候选人大幅度收紧退缩到清华那最传统的“绝对强者”的标杆上,GPA第一+学生会主席+两三篇论文+体育队长+……

这种榜样诚然光鲜亮丽,但注定只能是少部分人。可问题在于,如这类特奖的宣传,给太多太多的园子里的人,树立起了一个太高太高的心理期望,并且在带有极大的“来来来,都来学一学争当特奖”的倡导效应。

好多人要问,为什么要内卷,陶罐里的毒虫为什么要自相残杀而不是逃走。首先的一个前提,就是老子所说的“使民心竞”。大家得想要争夺上面的东西,才会卷起来,否则佛系地各干各的,没人愿意去费工夫偷偷摸摸的把自己的论文多写五千字。

接下来的第二点,就是清华学生集体心态的特点了。在中国千军万马挤进来的这几千人里,从小到大不知真正的“输”为何物。他们人生的经历,虽然可能有些坎坷多舛,但是大体上一定是“树立遥不可及的目标(清北)、艰苦奋斗、最终志在必得”。

我们这些人,最大的特质,便是依然怀有着掌控自己生活的极度自信、甚至于自命不凡。与此同时,我们不自觉间都把自我实现的价值,建立在踏着同龄人成为佼佼者上。这句话乍听起来刺耳,但是长期的领先,的确让我们习惯性的还是会去极其关注自己的排名,去比较奖学金,去争夺各种计划和荣誉,去继续找到一个合适的标准去“刷分”。

那是我们习惯的模式,长期的竞争的习惯下,失去了比较,我们就会茫然,不知道意义在何方。所以便或多或少的心甘情愿,投入这内卷的大洪流中。

如果有一个大一的小朋友(或者你)过来找我,问如何获得特奖,我会给你列出如下公式:

特奖=必需品×2+点缀×n

(其中n>2)

其中,必需品包括:GPA全系前三(部分院系需要第一),两篇及以上顶会期刊论文,学生会主席/副主席,国际大赛金牌或解决领域难题;

点缀包括但不限于:体育代表队队长或马杯奖牌,志愿服务超过200个小时,艺术团核心成员,实践金/银/铜奖,有自己出版的专著,让清华在国际上出头露脸的任何事件等

这其中诚然有些是很容易取得捷径的,比如多选一些给分高的老师(GPA)、抓紧进一个蒸蒸日上的高产实验室(paper)、加入答疑坊(志愿)、练习冷门的容易新手得奖的运动(体育)、加入学生会坚持往上爬(混到正/副主席)等等。只要你不加入类似辩论队或者**社这种一看就是非常浪费时间、特奖答辩的老师一看就觉得只是玩儿的东西,几乎每个全系前30%的人都有成为特奖的潜力和可能。

但是这么看下来,按照这样的list去点亮一个个任务分支,你真的喜欢吗?对你而言花费时间真的值得吗?这真的是你想要成为的人吗?这个名头的意义真的那么大吗?

所以,特奖和我们普通人之间,并非是一个实数比大小的关系,像当年高考的全校前十名一样。有些事情是不可比较的,因为你们属于不同的路向。只要你不在意他们做的事情,把自我实现的价值从原本的“一定要战胜周围某个比例的人”转移到“做好我自己觉得最有意义的一二事”上来,一切特奖和园子里鼓吹的价值倡导,于我们都如浮云。

做你自己的特奖,就好。